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超碰,一区二区的视频,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国模一区二区,自拍欧美日韩,伊人福利视频导航

搜索
當前所在位置: 主頁 > 秀教案 >

八年級生物教案(精選10篇)

發(fā)布時間:2025-04-21 20:56 作者:admin 點擊: 【 字體:

八年級生物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生物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1

一、教材簡析:

《遺傳和變異現(xiàn)象》是北師大版生物八年級上冊,并完成以下問題:

(1)什么是生物反應器?

(2)利用生物反應器來生產人類所需的物質有哪些好處?

(3)利用生物反應器只能生產藥品嗎?還可以生產哪些物質?

(4)課文中有關動物與仿生的'實例,你能解釋嗎?

(5)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與仿生的實例?

(6)你認為進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小組選出代表發(fā)言,全班進行交流,并得出結論,動物在現(xiàn)代生物科學技術發(fā)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3、你認為進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和技能?請列舉仿生學方面的成功事例。小組成員先進行思考,然后進行討論。

三、系統(tǒng)

動物在與人類生活中的關系,你有哪些收獲?得到了哪些啟示?

五:診斷:

1、選擇題:

①下列關于生物反應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只能生產一些藥品B產品的作用效果顯著(或者活性高)

C生產成本低,效率高D設備簡單,能減少工業(yè)污染和環(huán)境污染

②下列屬于動物在旅游和娛樂中的作用的是;

A乳房生物反應器B賽馬、打象球、斗牛、演馬戲

C仿生研究D蠶吐絲、絲織綢、綢制衣服

③科學家通過對動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動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

A生物反應器B仿生

C儀器制造D學習行為

④北京8奧運會主會場的建筑被稱為“鳥巢建筑”,下列關于“鳥巢建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鳥巢建筑”是一種生物反應器

B“鳥巢建筑”利用了仿生學的原理

C“鳥巢建筑”美觀但是不夠耐用

D“鳥巢建筑”為危險建筑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4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知識目標:

1、概述人的性染色體和常染色體;

2、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能力目標:

1、通過對圖片信息的觀察分析,增強學生信息處理能力;

2、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

2、通過開展游戲,提高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

1、概述人的性染色和正常染色體;

2、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難點:理解人的性別決定

教學準備教材分析:本節(jié)內容與前兩節(jié)內容有一定關聯(lián),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要讓學生了解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同時要充分利用好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游戲中領悟出生男生女的奧妙。

1、教師準備圍棋棋子、信封(12—14組,每組信封兩只,黑色棋子10枚,白色棋子30枚)

2、教師準備有關圖片、視頻資料

3、學生課前預習有關內容

板書設計人的性別決定

一、染色體

1、常染色體(1—22對)

2、性染色體

二、人的性別決定

教學后記

1、在游戲過后的討論和小結中,要注意講清游戲與生男生女之間的聯(lián)系,如黑白子的意義,數(shù)量分別代表什么。

2、生男生女圖解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強調男性的精子與女性卵細胞結合機率等。

南京市玄武區(qū)中小學教師備課活頁編號

教學過程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

染色體

性別決定問:大家都知識小品《超生游擊隊》嗎?述: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個片段述:在小品中,黃宏埋怨宋丹丹不爭氣,連生了三個女兒,宋丹丹卻說:“生男生女老爺們兒是關鍵”述:生男生女的奧妙究竟何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尋一下述:要了解人的性別決定就首先要了解染色體問:我們已經學過,在人的體細胞中有多少對染色體?(展示圖片)述:大家可以看到,這兩幅圖分別表示男性和女性體內的性染色體。請大家閱讀課本36頁的文字,思考一下這23對染色體可以分為哪兩類?劃分的'依據(jù)是什么?

(1—22對常染色體,與性別決定無關,第23對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有關)述: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展示圖片)問:大家可以看到,女性的這一對性染色體在大小和形態(tài)結構上一樣嗎?問:我們將婦性的這一對染色體稱為什么?

問:再來看男性的這一對性染色體,這條比較大的性染色體和女性的兩條X染色體一樣嗎?問:所以我們稱它為什么?述:而這條較小的染色體我們將其稱為染色體問:因此,男性的性染色體我們應當如何表示?

(思考練習)述:說到這兒,有同學要問了,老師你說了半天染色體,到底人類的性別是如何決定的呢?不急,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游戲:生男生女的奧秘

要求:1、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游戲,每人每次從信封中隨機抽取一枚棋子,每人連續(xù)進行10次(抽棋子時不可用眼睛)四人小組進行游戲并進行討論和統(tǒng)計

2、指定一名記錄名,抽到兩枚白子記錄“女”,一白一黑記“男”

3、統(tǒng)計次數(shù)討論這一游戲和生男生女的奧秘有何關系?

1、游戲原理與生男生女的原理一樣

2、白子代表X染色體,黑子代表染色體

3、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細胞中都只有一條性染色體

4、男性精子可分別含有X、性染色體

5、女性卵細胞只含有X性染色體

6、遺傳圖解

問:當男性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女性的卵細胞相遇時,受精卵中的性染色體應當是怎樣的?述:這就好像大家抽到了兩枚白子,這個受精卵將來發(fā)育成為男孩還是女孩?述:當男性帶有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相遇,此時受精卵中的性染色體是怎樣的?問:這就相當于抽到了一白一黑兩枚棋子,這樣的受精卵將來發(fā)育成?述:由此可見,生男還是生女是由男性的精子決定的?;顒樱涸谌喾秶y(tǒng)計記錄為女和記錄為男的次數(shù),并與其他班的統(tǒng)計數(shù)學相加,換算比例統(tǒng)計數(shù)學述:生男生女是隨機的,比例應約為1:1(思考練習)練習述:我相信現(xiàn)在大家已經完全了解了生男生女的奧秘所在了,我們再來做一個角色扮演討論交流述:在自然界中,魚類、兩棲類和所有的哺乳類與人類的性別決定方式相同。在課課練上還為大家介紹了其他的性別決定方式,請大家課后閱讀。

觀看小品回答23對

閱讀思考回答答:一樣

答:XX答:一樣答X染色體

答:X

練習表達交流答XX答:女孩答:X答:男孩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5

課前檢測:

1.昆蟲的生殖方式屬于,發(fā)育是

2.有些昆蟲如蠶的發(fā)育經過、 、 、四個時期,這種發(fā)育過程被稱為發(fā)育。

3.蝗蟲的發(fā)育過程經過、 、三個時期,屬于變態(tài)發(fā)育。

4、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中,用呼吸;成體生活在,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呼吸,兼用輔助呼吸。兩棲動物常見的有青蛙、蟾蜍、大鯢和蠑螈。

教學目標:

1。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及特點。

2。通過調查實踐活動和資料分析,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

重點難點:兩棲動物盛衰的原因

教學設計:

一、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

1、生殖:有性生殖

雄蛙有鳴囊,有婚墊,雄蛙的鳴叫是為了吸引異性,雌雄蛙抱對使受精更加容易。

2、發(fā)育:變態(tài)發(fā)育

青蛙為雌雄異體,體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發(fā)育成蝌蚪,蝌蚪外形和內部結構都很想魚,用鰓呼吸,所以青蛙為變態(tài)發(fā)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陸地上

注:蛙卵團狀,蟾蜍卵帶狀。

二、兩棲動物的生殖發(fā)育與環(huán)境

1、資料分析:

距今大概的年數(shù)

兩棲動物發(fā)展狀況

環(huán)境條件

3.45億~2.25億年

種類繁多,是兩棲動物發(fā)展的繁盛時期。

氣候溫暖潮濕,水域密布,食物豐富。

2、25億年至今

兩棲動物走向衰退,種類減少,分布范圍小。

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干旱和沙漠,氣候干燥。

上表說明,兩棲動物由繁盛到衰弱,與環(huán)境的變遷有關。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都離不開水,而成體需要在潮濕的陸地上生活,隨著氣候向干燥方向的變化,使得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環(huán)境縮減,這直接影響了兩棲動物的分布范圍。

2、畸形蛙: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環(huán)境污染而造成的,這種水中有影響蛙正常發(fā)育的'物質

3、如果采集一些蛙卵放到魚缸中培養(yǎng),應當為蛙卵的發(fā)育提供什么樣的環(huán)境條件?

答:①蛙卵發(fā)育需要一定的溫度和充足的氧氣等條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環(huán)境應是水質清澈,向陽溫暖,水中最好放一些水草。

②蛙卵發(fā)育成蝌蚪后,應用一些碎飯?;蛩椴げ孙曃跪蝌?。還應飼喂煮熟的蛋黃和水蚤等動物性飼料。還應經常換水,保持水質的清潔。

③當蝌蚪長出四肢時,應在水中放置一塊石塊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陸到陸上生活。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一、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

1、生殖:有性生殖鳴囊、抱對

2、發(fā)育:變態(tài)發(fā)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生活在水中生活在陸地上

二、兩棲動物的生殖發(fā)育與環(huán)境

環(huán)境影響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課后鞏固:

1.都屬于兩棲動物的一組是()

A.烏龜、青蛙、鱷魚B.大鯢、小鯢、烏龜C.蠑螈、大鯢、蟾蜍D.蟾蜍、鱷魚、水獺

2.下列對青蛙的生殖和發(fā)育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體內受精,水中發(fā)育B.體內受精,土中發(fā)育

C.體外受精,水中發(fā)育D.體外受精,土中發(fā)育

3.兩棲動物是指()

A.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B.有時在水中生活,有時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

D.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動物

4.明辨是非

①.水質污染可導致畸形蛙的出現(xiàn)。()

⑵.所有兩棲動物的幼體都必須在水中發(fā)育。()

③.所有兩棲動物的成體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地上生活。()

④.雄蛙和雌蛙都能鳴叫。()

⑤.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上生活的動物,就叫兩棲動物。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2、舉出例子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描述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辯證觀點。

教學過程:

導入:先比較仙人掌和普通植物的不同,分析為什么仙人掌的葉子退化成刺,得出結論是為了適應干旱的環(huán)境。同時學生分析刺猬、變色龍、竹節(jié)蟲,得出除了環(huán)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huán)境。

除了環(huán)境影響生物之外,生物本身也能適應環(huán)境。

分析書本P19的資料,回答問題: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或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觀察兔子和貓的雙眼在頭部的位置,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生物為了適應不同環(huán)境其形態(tài)結構都有所改變。

生物除了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影響環(huán)境。

過渡問題:那是否生物只能被動地適應環(huán)境呢?生物本身對環(huán)境有沒有影響?學生舉出例子,人類對環(huán)境的影響,植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動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蚯蚓、鼠婦疏松土壤,柳、杉樹能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成分,幫助凈化空氣,人類大量得排除廢氣、廢水使環(huán)境受到污染……)

講解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1.提出問題: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

2.作出假設:裸地,草地,茂密的灌叢的空氣濕度不一樣。

3.制定計劃(repost是什么梗?repost的意思是“轉發(fā)”,有的人系統(tǒng)設置是英文的,語言隨系統(tǒng)也會變成英文,轉發(fā)微博以后就會看見“repost”。后來網(wǎng)友們在轉發(fā)內容時,也會手動標注“repost”表明為轉發(fā)。):學校內測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叢中的濕度。(裸地指什么?灌叢指什么?)

4.填寫P7空氣濕度記錄表。并畫出曲線圖。

5.注意:如果裸地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測量濕度時,能把干濕計放在水洼邊嗎?測量灌叢的濕度時,能把干濕計放在地上嗎?

舉例:曲線圖的畫法:

總結:前面一節(jié)課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環(huán)境對生物有影響,生物在適應環(huán)境的同時也影響著環(huán)境,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和環(huán)境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的整體,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解答下面問題。

6、練習:

1)如果將生活在淡水中的鯽魚放入海水中,不久就會死亡,這一現(xiàn)象說明( )

A.每種生物都是有壽命的

B.每種生物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活環(huán)境

C.動、植物改變生活環(huán)境就會死亡

D.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很容易破壞

2)生活在陰濕環(huán)境中的植物,葉片一般大而薄,主要作用是( )

A.充分利用光能B.減少陽光照射

C.適應低溫D.適應潮濕的環(huán)境

3)許多種鳥具有保護色,但也難免常被嗅覺發(fā)達的獸類所捕食,對此的解釋為( )

A這些鳥不適應環(huán)境

B.被食的鳥是警惕性不高的.

C.適應是絕對的

D.適應具有一定限度和相對性

7、講解書本課后練習。

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不僅要講理論課《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而且也要說明探究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原理和過程。對于《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這個知識點并不難,學生容易理解,但對于探究實驗《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學生并不容易理解,在課堂上講解這個實驗過程和原理較費時,最后超出課時,學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對于為什么要用裸地、草地、灌叢三個環(huán)境來做這個實驗,很多學生很難理解,還有對于探究實驗的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計劃并不了解,所以我在其他班的課堂上采取了把實驗過程,原理用一節(jié)課來講述,因為探究實驗對于學生來說很陌生,只有一開始讓學生理解了探究實驗的方法,在以后的課堂上才能讓他們自主探究,所以我覺得把實驗課分為一個課時的課是有必要的。

教學反思:

應該安排學生實驗前自己先體驗實驗過程,實驗所需時間,這樣讓學生操作起來可以更容易掌握,自己也能了解到實驗過程所遇到的問題。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闡明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和自身條件。

2.結合生活經驗及實驗觀察嘗試著描述種子萌發(fā)的大致過程。

3.運用對照實驗法設計井完成對“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的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huán)境因素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4.嘗試用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

重點難點:

1.種子萌發(fā)環(huán)境條件的探究實驗中設置對照實驗的訓練及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

2.抽樣檢測時正確的取樣方法。

教學設計

一、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

1.問題的提出

方案一:描述課前培養(yǎng)的菜豆種子萌發(fā)成幼苗的過程,4人小組合作,結合生活經驗,提出探究的問題:在哪種環(huán)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fā)?

方案二:觀看種子萌發(fā)過程的錄像(或CAI課件),4人小組合作,自主性學習,提出探究的問題:在哪種環(huán)境條件下種子才能萌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描述,互相交流,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并確定問題。播放錄像(或CAI課件),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景,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方案一:4人小組合作,閱讀并參照課本上提供的資料,結合生活經驗,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fā)可能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有的組還提出陽光、土壤、肥料等),并思考如何檢驗假設。

方案二:觀察教師的實驗演示,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合作學習,大膽作出假設。指導看書,鼓勵學生作出假設,設疑:哪些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條件呢?引導學生對多種假設進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演示、啟發(fā)學生調動經驗儲備,進行大膽假設。

3.制定計劃

方案一: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案,4人小組合作制定探究計劃,在小組內討論并修訂計劃。明確操作步驟,做好實驗分工,確定組長,討論內容記錄員,實驗主操作人,觀察記錄員。然后小組之間進行交流,進一步修訂、完善實驗探究計劃。推測實驗結果。

方案二: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案,圍繞教師的指導提綱,4人小組合作制定探究計劃。明確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做好實驗分工,確定組長,討論內容記錄員,實驗主操作人,觀察記錄員。推測實驗結果。

方案三:全班分成4個大組,分別針對不同因素(水、空氣、溫度、土壤等)設計實驗方案,探討它對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每個大組又以4人為1小組在自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推出方案,并用簡圖和文字書面表達出實驗設計思路。

4.實驗探究

以實驗小組為單位,課下實驗探究,定時觀察,認真記錄種子萌發(fā)的情況。提出注意事項,督促、檢查,隨時抽查,適時給予評價。

5.得出結論:

環(huán)境條件:逅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方案一:各小組代表描述種子萌發(fā)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果。

方案二:觀察錄像,相互交流說出實驗探究的結果。

指導學生學會科學的觀察,并進行描述。

6.表達和交流:

方案一:各小組交流探究的過程,并進行分析、討論、反思,撰寫探究的報告。

方案二:組間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并進行評比。評出:方案、創(chuàng)意、假設、選材、觀察、報告獎等

7.本探究實驗成功的關鍵

進一步領會“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的意義,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設置對照組實驗條件的重要性。

二、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

1.探究: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

方案一:根據(jù)課本的要求,自主性學習抽樣檢測的方法,課上實驗操作,課下觀察記錄。

方案二:看書自學抽樣檢測的方法,合作交流,課下進行實驗操作及觀察記錄。

方案三:事先做了這個實驗的生物課外小組同學在課堂上描述實驗的`過程,展示實驗的現(xiàn)象和結果,并提出實驗(重點是抽樣)的要求。

2.探究的結果:

交流測定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計算出種子的發(fā)芽率。強調發(fā)芽率的計算方法。

3.種子萌發(fā)自身

條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儲藏豐富的營養(yǎng),渡過休眠期

方案一:結合測定種子發(fā)芽率的實驗結果及種子的結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組間交流,分析出種子萌發(fā)的內在條件。

方案二:觀察CAI課件(完整的種子、無胚的種子、子葉或胚乳被部分切除的種子萌發(fā)情況),結合測定發(fā)芽率的實驗結果,大膽猜測、表達和交流,得出結論。

方案三:演示并觀察煮熟的花生、大米粒、豆瓣等在外界條件適宜時的萌發(fā)狀況,并分析原因。

提示、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觀察、分析對比不同情況下種子萌發(fā)的情況,互相交流,得出結論。

三、種子的萌發(fā)過程:

胚根→根

胚軸→一連接根和莖的那段

胚芽→莖和葉

方案一:結合實驗觀察,自學看書,小組之間交流,描述萌發(fā)的過程,互相補充。

方案二:觀察動態(tài)展示菜豆種子萌發(fā)長出根、莖葉的過程的CAI課件,并描述歸納。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學習的關鍵是首先認識生物分類的單位,明確從大到小的分類單位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仔細討論分析教材中馬是怎樣被引入不同等級分類單位的實例,再結合常見的一些動、植物物種,掌握將不同物種引入不同等級分類單位的方法和技能。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2、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jù)和意義

能力目標:

3、能將物種引入不同等級的分類單位

情感目標:

4、通過閱讀林奈的事跡,培養(yǎng)不畏艱難和實現(xiàn)人生價值而奮斗不止的毅力

5、通過學習分類知識,認識個性與性的關系

教學重點

1.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2.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jù)和意義。

教學難點

1.說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

2.教學組織對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的闡述。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習

1、科學家將生物分成植物界、動物界和其他幾個界。每個界又分又被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他們從大到小依次是:

2、 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的親緣關系最密切。

3、馬這個物種,在分類上屬于

4、桃在分類上隸屬于

二、導入新課

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它們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生物學家根據(jù)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分成不同的等級的分類單位。

三、合作探究

閱讀p85——p89教材內容,思考并理解下列問題,回答不了的標出來,可小組間討論、交流。

1、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什么?_________分類單位由小到大依次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亞科這一單位,其位置應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間。

2、根據(jù)資料來分析:

(1)馬有野馬、家馬之分,家馬還分多個品種,它們都屬于同一物種嗎?

(2)怎樣理解騾子的雙親——馬和驢不屬于同一物種?

(3)一個物種便是一種生物,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3、同一物種內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比較_________,共同特征比較_________。所以,分類單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越_________,共同特征越_________。反之亦然。生物學家就是根據(jù)生物之間的_________來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級的。把驢歸入馬科,是因為它們有以下相似之處__________________。

4、想在大百科全書中找到關于馬的介紹,須沿這樣的路徑去找:_________界_________門_________亞門_________綱_________目_________科_________屬_________種。

5、桃在分類上隸屬于_________屬_________科_________目_________綱_________亞門_________門

6、對生物進行分類什么意義?

7、植物園內植物上掛的標牌上的拉丁文寫的是該植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拓展創(chuàng)新

1、(08,泉州)下列關于分類單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2.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說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4.參與一種珍稀動物或植物保護的辯論和協(xié)商活動,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民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讓學生體會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2.協(xié)商和辯論這樣保護白頭葉猴。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6-3-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一、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

1、瀕臨滅絕

2、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與改變

二、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三、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

五、作業(yè)

1、如果一個物種的所有個體都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這個物種已經()

A、滅絕B、瀕危C、受到威脅D、再生

2、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A、遷地保護B、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C、克隆D、法制管理

3、數(shù)千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來卻成為荒山禿嶺,植被減少的原因是()

A、地殼運動頻繁B、北方寒流長期侵襲

C、長年干旱,赤地千里D、過度開發(fā)破壞生態(tài)平衡

八年級生物教案 篇10

1教材分析

前面一節(jié)課學習植物的生殖,正好是本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同時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學生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和思維方法也能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種子的結構是這些內容的延伸與發(fā)展,也是今后學習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同時也是初、高中生物銜接的關鍵點,所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小學《科學》課本中所涉及鳳仙花等種子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學習做出鋪墊,但具體結構的名稱、作用沒有學習,八年級學生有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獲得知識、增強技能。

2教學目標

2.1知識技能目標

①描述蠶豆和玉米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和功能。

②說出蠶豆和玉米種子結構的主要區(qū)別。

2.2過程方法目標

①通過用正確的方法解剖和觀察蠶豆和玉米種子,會記錄觀察所見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進一步提高實驗技能。

②通過對比蠶豆和玉米種子的異同,培養(yǎng)學生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進行基本的思維能力。

③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

2.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①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向學生滲透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②愿意與他人交流,認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③通過觀察實驗,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肅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教學重難點

3.1教學重點

種子的基本結構。認識蠶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點。胚是種子中最主要的部分。

3.2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歸納總結出蠶豆和玉米種子結構的異同點。

4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知識結構與實際問題情景兩方面入手,引出種子的概念,再用實驗觀察、分析歸納,認識種子的結構。

本節(jié)課主要歸納出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異同結構,因此可通過實驗觀察、小組合作、問題設計,讓學生互相啟發(fā),感受探究的過程。

5教法與學法

采用實驗觀察、啟發(fā)式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法。

6教學流程

概括為三段六步。三段為:情景實驗、理解與運用、鞏固與評價。六步為:引入、探索、理解、應用、拓展、評價。下面具體說明教學流程:

6.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問題

情景1:一粒種子萌發(fā),逐漸長成參天大樹。

情景2:小麥植物體的開花結果,磨成面粉,蒸出饅頭。

分析:這2個問題都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從實際問題引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從生物知識結構引入,有利于學生建立和發(fā)展自己的認知結構。

6.2引導分析,探索新知

播放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種子。使學生了解種子的多樣性,知道不同種子的大小、形狀、顏色是不同的。提出問題:它們的基本結構是否也不一樣?留有思考與懸念。拿出常見的、有代表性的蠶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為例來學習。

【八年級生物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生物教案:生物進化08-25

八年級生物教案11-04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教案02-20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09-14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案02-20

八年級生物教案種子結構08-25

八年級生物教案15篇02-04

八年級生物教案(15篇)02-13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10-31

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